工作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工作动态

疫情期间淮南市社会心理学会心理热线志愿者

服务工作侧记

 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淮南市社会心理学会迅速组织会员,成立了52人的心理服务热线志愿者团队,依托基层社区、公安机关、高等院校等单位,与日常的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,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提供心理服务,化解恐慌情绪,解决实际问题,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1、服务基层线上到线下

2020年1月20日,淮南市民庞家人,分别从上海、湖北回到潘集区泥河镇柳叶社区家里,即被居家隔离观察,小庞一家人情绪异常低落,呈现较为明显的紧张、焦虑、易激惹状态。接到求助电话后,柳叶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市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志愿者陶俊,作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,主动登门,运用认知疗法及积极心理学技术,对小庞一家进行心理干预。得知小庞喜欢唱歌后,她帮小庞购买吉他,小庞又唱起歌来。他的快乐感染了全家人,一家人很快从疫情的阴霾中走了出来。小庞发朋友圈表示:疫情让他感受到政府工作的细致入心,他每天都很快乐,不想解除隔离。

cac5e3fcd06d42ecec92afe7ffb538b.jpg


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单位、市公安局淮河路派出所,全体民警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,当接到辖区居民电话哭诉草莓运不出去,即将烂在地里后,派出所教导员徐夏带领驻所民警,短短几日,帮助农户卖出1500斤草莓。市民被民警的热忱感动,掏钱买了草莓后,又送给派出所民警。

d1b7cabe22c7feab1c5b84f32c9a647.jpg


2、服务市民110在行动

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热线每天都异常繁忙。除做好日常接出警工作,110接警人员,在疫情防控期间,自觉成为心理服务志愿者。

因长期居家,有些报警群众明显呈现出情绪不稳定,紧张、焦虑、愤怒等,表述不清。由于接处警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能,在接话时自然表达出理解和尊重。对于急躁不耐烦的群众,会有意识平复对方情绪,引导对方尽可能冷静客观表述,初步缓解了群众的负性情绪,全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。

a413e86285a2cef7077a02dae77cde3.jpg


110接警员之所以人人都掌握心理援助技能,主要是因为市公安局作为市社会心理学会支撑单位,所有接警人员在上岗前,都接受了市社会心理学会关于心理学知识、危机干预实务、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。

3、关爱学生高校进行时

由于疫情防控需要,安徽理工大学延期开学,影响了研三小闫同学的毕业论文撰写。小闫论文所需的数据都在实验室,不让返校,令她非常着急。想到论文不能如期完成,毕业就要延期,心里非常烦躁,持续失眠。



烦恼不止小闫一人,大学生小张也是惶惶不可终日。寒假初,疫情没爆发时,小张及女友跟团到海南旅游,回来后,得知疫情扩散,担心同行有湖北人,担心自己被感染,恐惧感导致双方互相指责,关系紧张。小张更加痛苦。

他们分别拨通了学校的心理援助热线。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王冰洁老师和会员浦静老师,运用专业知识,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。有力的心理支持,帮助两位同学学习、生活走上了正轨。

疫情发生后,市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单位安徽理工大学,第一时间发布《安徽理工大学师生支持手册》,公开了心理援助热线,心理辅导员加入了市社会心理学会志愿者队伍。

疫情终将过去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永恒的目标。积极面对生活,等待春天到来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淮南市社会心理学会